南方周末深入报道九家俱乐部向陈永亮行贿情况 耐克总监转交100万元贿款

来源:微博

2025-07-14 10:27:22

在中国足球反腐风暴中,原足协高层陈永亮因受贿和行贿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4年,并处罚金220万元,这是事件中引发广泛关注的判决之一。陈永亮曾任中国足协常务副秘书长和国管部部长,自2023年1月被查起,他的腐败行为逐渐浮出水面。这一系列事件背后,俱乐部和足协官员之间的利益交换,以及裁判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,深刻影响了比赛的公正性。

俱乐部为了求得“特别照顾”,常常向足协官员行贿,而这些官员则通过操控裁判来影响比赛结果。例如,在2016年中超赛季中,某俱乐部因面临降级,依靠中国足协原副主席于洪臣的关系,成功保住了自己的联赛地位。这种情况在陈永亮案中同样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
陈永亮在2015年到2017年期间,为了谋求更高职位,先后向于洪臣行贿,并成功打通了晋升渠道,从普通干部一路升至领导岗位。值得注意的是,俱乐部们为保级所做的努力,使得多达9家俱乐部为此行贿,金额从20万元到490万元不等。

在比赛表现不佳时,俱乐部的总经理直接与陈永亮联系,请求其影响裁判的判罚,确保比赛结果有利于球队。而为了维护与裁判的良好关系,陈永亮甚至调整了裁判评优的权力结构,将职责从中国足协技术部移交至中超公司,这显然增加了他在裁判选择上的影响力。

在一些关键比赛中,陈永亮也会向裁判方面提供金钱,以确保比赛结果的顺利进行。法院查明的案例显示,2018年原河南建业俱乐部在向陈永亮行贿60万元后,球队得到了裁判的庇护,顺利完成了保级任务。

除此之外,足协官员的干预还体现在赛程调整上。俱乐部申请调整比赛时间后,通过陈永亮的审核,再得到高层同意,这一过程被确立为常规操作。除此之外,一些品牌商业公司也可能参与其中,出于维护商业利益的考虑,向陈永亮支付贿赂,以避免俱乐部降级对球员身价的负面影响。

随着这些案例的曝光,中国足球的假球产业链逐渐显露,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,保护比赛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是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。

聲明: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,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及真實性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。
關於我們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. 奧分體育版權所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