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内经纪人论留洋之道:务必选择一个能上场的球队,无论级别如何

来源:微博

2025-05-19 12:33:16

5月19日消息,来自《足球》报的独家报道引发了关于中国球员留洋的重要讨论。采访中,几位国内经纪人坚定地提出一个观点:前往海外的重要前提是要能在俱乐部中获得上场机会。

大多数代理人一致认为,18至23岁堪称留洋的黄金年龄段。在欧洲,尤其是对于21岁以下的年轻球员,俱乐部往往会给予更多关注和机会,包容性也相对较高。举个例子,切尔西的新星杰克逊,曾在西班牙的黄潜B队表现出色,迅速吸引了切尔西的目光,从而以3700万欧元的转会费加盟,目前他的身价已经攀升至5000万欧元。可见,这样的故事在中国年轻球员身上发生的几率相对较小,因为我们所面临的竞技水平差距依然是不可忽视的短板。

然而,不得不强调的是,越早踏出国门,年轻球员未来成功的可能性越大。在国外,23岁被视为一条重要的界线。19岁到21岁这一年龄段,若能获得专业人士的青睐,将会被教练团队更多地给予机会与培养。但一旦超出这一年龄,若未能取得显著进步,基本会被认为潜力已尽,后续的关注度和投入也会大大降低。一位经纪人表达了这一观点。

进一步来说,趁早出国,年轻球员所面临的问题也会越早浮现。能否独立生存?能否妥善管理自身?语言能力是否具备?这些都是极其重要的考量。而留洋的竞技氛围对年轻球员的成长举足轻重。即使他们能够成功前往欧洲,却可能只能在中低级别的联赛中踢球。那么,面对这种情况,年轻球员在选择留洋时又该如何规划,以免竞技环境的限制影响自身的发展呢?

首先要考虑的是,球员是否具备留洋的能力,并非所有中国球员都适合走出国门。守卫后防线的中后卫和后腰球员,出国踢球的机会本就寥寥。如同近期备受关注的依木兰,尽管他在U20亚洲杯中表现优秀,但在中超却难以获取机会。一种观点认为,现阶段的依木兰并不适合留洋。

值得关注的是,依木兰的场上位置也是一大障碍。作为中场核心,欧洲球队通常不太会将这个位置轻易交给亚洲球员。有人或许会提到日本球员的成功,但那是建立在大批外出球员成就的基础之上。此外,依木兰在身体对抗上会遇到更大的挑战,欧战的强度可不是他轻易能够承受的。而且,他的性格特点也让他在陌生的环境中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,如果因为语言不通而无法与队友有效沟通,这种孤独感将无疑倍增。

一旦确认能够适应留洋生活,下一个关键就是俱乐部的选择。有经纪人指出,找到一个能上场的俱乐部至关重要,无论其联赛级别如何。以王钰栋的例子为例,在前往欧洲之前,他需进行试训,获得教练的认可,同时也需确保所选球队有适合自己踢的位置。如果该队正处于降级危机或关键阶段,年轻外援很难得到出场机会。因此,这些策划与考量在出国前都是不可或缺的。

聲明: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,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及真實性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。
關於我們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. 奧分體育版權所有。